|
|
梁山县归山东省济宁市所辖,位于鲁西南,处于山东省的泰安、济宁、菏泽和河南省的濮阳四地市交界处。
疫情让许馨出了名,水浒传让梁山县出了名。一提山东好汉,就会想起水泊梁山的108位好汉,好汉歌更是让梁山好汉名扬天下,大江南北,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
梁山历史上位于济水、黄河下游冲积平原,气候温和,水源充足,土质肥沃,平原低丘,适于人类居住,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有人类在此渔猎稼穑,定居繁衍,小安山镇境内的青堌堆遗址、大路口乡境内的贾堌堆遗址都留有人类居住的遗迹。
山东是中华孙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,当代孙姓在山东各地的分布相当稠密,梁山县孙姓人口在当地排第四位。
据《梁山县志》记载,梁山县境内宋朝时,增加了孙、王等姓。
今天介绍一下梁山县境内的孙氏聚集地。
方东村、方西村,济宁市梁山县拳铺镇,明朝洪武年间,孙氏祖在此建村,因建有方形庙宇,故命名为方庙。一九六一年,分为方东、方西。
后孙庄村,济宁市梁山县梁山镇,明朝成化年间(一四六五至一四八七年),孙氏祖在此建村,因村前有一孙庄,故名后孙庄。
前孙庄村,济宁市梁山县梁山镇,明洪武年间(一三六八年至一三九八年),孙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,以方位和姓氏命名为前孙庄。
孙庄村,济宁市梁山县徐集镇 明朝永乐年间 明永乐年间(一四零三至一四二四年),孙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,命名为孙庄。
孙庄村,济宁市梁山县徐集镇,明朝永乐年间(一四零三至一四二四年),孙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,命名为孙庄。
西孙庄村,济宁市梁山县韩岗镇,明朝成化年间(一四六五至一四八七年),孙氏祖由今汶上石楼迁此建村,命名为孙庄。
东孙庄村,济宁市梁山县韩岗镇,明朝景泰年间(一四五零至一四五六年),孙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,命名为孙庄。到第八世四支孙建义移居南方。建字辈以下是元,士,可,学,玉,兆等字辈,建字辈往上是汝,朝,起,(不祥),延,尚,肇(东孙庄一世祖)。其他字辈有家齐绪纲常。
孙老包村,济宁市梁山县大路口乡,明朝嘉靖年间,孙氏祖由今寿张集西孙庄迁此建村,因孙氏祖貌似包公,故命名为孙老包。
孙楼村,济宁市梁山县小路口镇 明朝孙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,因建有楼房,故命村名为孙楼。
孙那里村,济宁市梁山县小路口镇,清朝顺治年间(1644——1645年),孙氏祖由寿张迁此建村,以姓氏和方言命名为孙那里。
孙庄村,济宁市梁山县杨营镇,明洪武年间(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),孙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,因土质盐碱,故命村名为孙碱场。
西孙庄村,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,明朝洪武年间,孙氏祖由今梁山镇张坊村迁此建村,命名为孙庄,后以方位,改为西孙庄。
孙佃言村,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,明朝万历年间,孙氏祖由寿张集迁此建村,命名为孙庄,后因孙氏救危难义和庄,故改村名为孙垫言,后演变为孙佃言
东孙庄村,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,明朝洪武年间,孙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,命名为孙庄,后以方位改为东孙庄。
孙庄村,济宁市梁山县小安山镇,清朝乾隆年间(一七三六至一七九六年),孙氏祖由附近乔庄迁此建村,命名为孙庄。
孙孝溪村,济宁市梁山县赵固堆乡,明朝洪武年间,孙氏祖孙孝溪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,以其姓名命为村名。
梁山县村庄发展历史悠久,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,历经几千年自然变迁与朝代更替,其从无到有,从少到多,从小到大,从原生到派生,从荒凉到繁荣,至今960平方公里的县域内人口众多,村庄稠密,自然村已达700余个。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