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1051|回复: 0

孙姓聚集地:龙门古镇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2

帖子

35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5
发表于 2020-7-15 07:52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龙门古镇“龙门”牌坊
龙门古镇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,是“富春江-新安江-千岛湖”旅游线上的国家一级景点,有320国道与之相连,交通便捷,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。村内以独特的明、清古建筑群而闻名,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。村后有龙门山,海拔1067米,峰峦重叠,气象万千,为富阳群山之冠。

这里是孙权后裔在全国的最大聚居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,孙权二十七世孙孙忠由东梓关首迁此地,孙氏一族不断繁衍壮大,至今已传38代、1000多年。












龙门90%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,据家谱记载,孙氏从三国时孙权到民国28年 (1939年),已繁衍到65世。千百年来,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,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,形成今日的古镇。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,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,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。镇内屋舍房廊相连,长街曲巷连贯相通,镇外的人进入镇里,如入迷宫。

吴太祖大皇帝孙权(182年-252年5月21日),字仲谋,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,生于下邳(今江苏徐州市邳州)

龙门孙氏始祖——孙劻(公元908年——977年),炎公之子宋大夫讳劻号南阳,仕宋累官至奉议大夫,寿七十成,娶吴氏葬外吴澜源,生二子忠、恕。


有人说龙门是孙策的后裔,这是讹传。化竹孙氏宗谱的世系表中注有:“孙策生一子殇”等语,说明孙策无子传后。有学者说龙门是孙静的后裔,从家谱来看,这也是拿不出依据的无稽之谈。这些宗谱中的先祖都是孙权之后。但有的称孙权子和的后裔,有的称是孙权子休的后裔。以孙和为先祖的可以王洲、甑山坞、上村、化竹村为代表。他们在宗谱中记载说:皓降晋后,皓子瑾“受敕中郎将,屡征不起,复居富春”。也就是说他们是东吴降晋后留居下来的孙氏。以孙休为祖先的可以龙门为代表。他们在宗谱中的记载是:孙权子休的儿子为豫章王,其五世孙孙瑶,为刘宋大将军,兵守临江青草关,临江即富春江。瑶死后葬屠山,坟前有梓树,独向东荣,青草关人为怀念孙瑶,遂将青草关改名为东梓关,流入富春江的青草浦改为东梓浦,孙氏居宅于此。至瑶后十二世孙劻,其长子忠由东梓关迁龙门,自称“二一居士”,尊父为龙门孙氏一世祖。

查王洲五堡孙氏宗谱(其他也基本相同),和子瑾后为道敬……瑫—从礼—琰—劻—忠—余庆。与龙门孙氏家谱的“休子……道敬……从礼(恽)--琰—劻—忠……余庆”如出一辙。劻是龙门一始祖,《王洲五堡孙氏族谱》的序谓:“至宋高宗建炎间,居士宗道公以故乡不欲轻弃,邱墓不忍远离,复卜筑于洲之五堡,遂定居焉”。这宗道公名孙士,即龙门余庆公四孙景旸公因子发予为元祐间永丰令,卜宅永丰。孙士字宗道系发予之孙。查上村盘龙山孙先祖亦是孙士宗道公,甑山坞马山孙氏则是孙士之第玉之后。可见这些孙氏都是从江西回迁富阳的。

《龙门孙氏宗谱》记载,历史上,龙门孙氏先后有八十余人登科为官,这些大小官员个个清正廉洁,勤勉有为,这既得益于龙门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底蕴,也与孙氏“四箴”家风一脉相承息息相关。“四箴”是孙权第四十三世后裔孙颐在晚年根据祖宗遗训和自身学识,整理创作而成的《垂教四箴》,分为“孝箴”“悌箴”“勤箴”“俭箴”四部分。


龙门《孙氏遗训》
日暮研穷经史,春夏服力田畴;
勿恤栉风沐雨,常怀刺股悬头;
笃学方能入圣,深耕乃亦有秋。

历史的变迁总是令人对过去怀有向往,也总是能够引得人们对过去发起探究,进行深思,或者是对历史的疑惑进行刨根问底的弄个明白。


孙权,吴太祖,生于182年,死于252年5月21日,东吴的开国皇帝。与他有关的一个战役,就是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战役---赤壁之战。为什么赤壁之战能够取胜,那是因为孙权与刘备建立了专门针对曹操的统一联盟---孙刘联盟。正是因为这个联盟的存在,他俩的合作,他们才能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,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。
龙门古镇是最大的孙姓聚集地之一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 广告演示 
演示广告
支持html代码以及联盟广告